得獎名單 AWARD
數位出版類
-
《國家地理雜誌互動數位版》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大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國家地理》雜誌互動數位版創刊於2013年9月,全版本APP下載量近40萬次,主要特色為將《國家地理》雜誌內容以影音、動態圖表、互動遊戲等高互動性方式呈現,讓雜誌的閱讀不再只是讀者單向的接受,強化閱讀學習樂趣、豐富知識及篇章的表現。
-
《WebEnglish影音翻轉教室》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
隨著數位科技的發展,「翻轉教室」成教育界熱門的創新教育方式,而引領國內英語教育超過半世紀的《空中英語教室》,在運用新科技和媒介於英語教育上的努力從未間斷,「WebEnglish 影音翻轉教室」就是在此理念下而產生的。
《空中英語教室》以「翻轉教室」精神為基礎,針對國中英語教科書課綱,整合原生自製英語教學影音單元,優化適用不同平台的內容,打造跨載具情 境,成功開發「WebEnglish 影音翻轉教室」。內容包括課綱主題式影音 頻道、影音文字同步學習、學習歷程及檢測等功能,可應用於自學與教室教學等多元情境,有助於讓傳統教學模式藉由數位創新,使老師和學生得以不受限場域,靈活應用數位學習內容。
雜誌類出版獎
-
《聯合文學》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文學》雜誌發行超過30年,歷史悠久,內容廣厚,介紹國內、外重要作家的創作,以及當代文學作品,上溯古典,下達前衛新潮,秉持「文學不應只是少數文學人口的奢侈品,而是全民生活的必需品」的理念努力不懈。2014年升級為全彩並擴大尺寸,透過設計感強的視覺效果與生活類雜誌的編輯技術,帶領讀者深入文化層面的探討,進而成為讀者建立其生活風格與品味的基礎。
雜誌將「文化」轉換為「文學」,並運用MOOK形式,以強力、紮實的當月專輯企劃為主;在保有大量時效性情報之餘,以更多實質內容處理單一文學現象、作品或人物故事主題,提供更多知識。希望透過文學閱讀、練習寫作,讓日常變得更新鮮有趣,藉此滿足讀者閱讀、欣賞、收藏的需要。
-
《商業周刊》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業周刊》是華人世界第一本財經周刊,向來以「先進趨勢,輕鬆掌握」的精神,在關鍵時刻洞悉趨勢轉折,關心國際深耕本土,以兼具速度與深度的報導,提供讀者第一手洞見,自許堅守對社會的承諾,堅持新聞零置入,善盡媒體天職,促進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
-
《科學少年》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遠流出版公司本著為青春年少朋友的科學素養盡一分心力的初衷,集結了專業編輯以及學者,讓科學的種子向下扎根,特地為臺灣11-15歲的少年,打造《科學少年》雜誌。本刊不只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與精采詳實的圖片,傳遞最正確的科學知識,更希望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讓閱讀成為一生的習慣,讓科學素養成為生活素養。內容完全自製,報導最新的科學發展內容,配合學校自然與生活科技的教學深度,以多元的呈現方式和生活中的環境與時事入手,融合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科學、環境科學、數學和科學史。希望孩子們藉由閱讀《科學少年》,廣泛的吸收科學知識、培養紮實的科學判斷力,雖未必各個都成為科學家,但必是帶給全人類福祉的優秀菁英。
-
《科學人》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學人》雜誌以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Scientific American為基礎,除了精確編譯、引介全球最先進的科學脈動與產業趨勢,臺灣《科學人》雜誌長期關注華人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深度報導國內尖端科研發展、傳達科學社群的文化底蘊,帶給臺灣的產業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前瞻視野。
科學是人類文化的主體,科學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動力。科學不是只有知識,《科學人》雜誌力求做到正確專業與優雅流暢,要將科學的精神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傳達給讀者,讓科學與理性思維成為生活的態度。
-
《GREEN 綠雜誌》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綠」,像是一種負責任的旅行,有生態旅館的環境教育,有漫步老街的傳統街屋,有田園城市的願景,有繁華與遺憾並存的印記。有時,我們還會看見「房子上的樹」,而「綠」,無處不在。
對於地球,人們永遠獲得太多,而回饋太少;對於環保,人們永遠說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從鄉間到城市,從有形默化無形,《GREEN 綠雜誌》希望透過美術設計所呈現的視覺意念,喚起讀者對環保及人文議題的關注與共鳴;藉由深刻而平實的文字,建造如「綠」建築般,有自然流動的空氣和堅韌永續的載體,深入人心、融入生活。
- 從缺
雜誌類個人獎
-
劉佩修、劉致昕、楊少強、吳和懋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專題 | 德國的世紀豪賭
- 刊名 | 商業周刊
- 出版單位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德國的世紀豪賭〉專題,《商業周刊》是唯一深入國際現場的雜誌媒體。在德國總理梅克爾決定無上限接收難民之後,我們在一天湧入1萬名難民、1個月發生100起暴力攻擊之際,走訪德國6個城市。從經濟、文化、歷史、企業以及新創公司角度,記錄這場世紀實驗中,德國面對的抉擇與可能的蛻變。面對全球大移動時代來臨,缺工與少子化和德國一樣嚴重的臺灣,或許可以借鏡思考一番。
-
朱宥勳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專欄| 說國文課本的八卦
- 刊名 | 人本教育札記
- 出版單位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在〈說國文課本的八卦〉這個專欄中,我們每期討論一篇課本中的範文,爆幾個屬於它的八卦,補充連在「課堂補充」都沒有告訴過你的文學知識。透過這系列的文章,我們希望讀者會發現,有些文章不是文字表面可見的那麼簡單,卻不知道為什麼學校總是遺漏了最精妙的部分;有些文章被捧得天花亂墜,但只要補上幾個八卦,讀者也會瞬間理解「內行人」為何總是對它露出鄙視的表情······。
-
黃世澤、劉子正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專題|真食餐桌
- 刊名 | 經典雜誌
- 出版單位 |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真實餐桌〉,是一場從自身飲食行為出發的究竟之旅。我們將深入現代飲食的產銷結構,探究食品鏈裡的「吃」、「煮」、「買」、「種」等階段,拉起消費與生產的連結,期待藉此看清當今餐桌的真實模樣,從而找到改變的契機。當現代飲食因為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產生不可逆的改變與挑戰,傳統家庭餐桌的樣貌也逐漸模糊,是誰決定我們餐桌的樣貌?
本攝影專題期望透過影像,探索出這個樣貌。
-
李惠貞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刊名 | 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 出版單位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從自身立足的土地出發,去發掘、欣賞美好的人、事、物,廣泛地從空間、美食、音樂、電影、活動、品牌、環保,體驗設計的真義,是《Shopping Design》「買設計.學設計.享受設計」最原始的初衷。
「未來每個產業都是設計產業。」《美學的經濟》作者詹偉雄曾如此預言。
而在走入這樣的未來之前,經營者、消費者、工作者,都必先正視設計的本質,建立自己的觀點,擺脫盲目的購買或崇拜式的追隨,從而真確地知道,每一件我們想要擁有的事物,都有多面向的選擇,我們的五感,可以更體貼、更舒適、更高標準地被對待。消費是最好的體驗。我們從消費開始,建立個人的美學意識為終,期盼人人都能享有更美好、更友善環境、更有自信的生活。
-
李威儀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刊名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 出版單位 | 影言社有限公司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是一份攝影藝術獨立刊物,自2011年9月創刊以來,每期介紹當代攝影作品與影像創作者,藉由與藝術家、出版人、策展人與藝術文化工作者的訪談對話以及持續推動影像閱讀、評論與攝影史的書寫,探索攝影藝術的創作概念、文化、歷史與思潮。
雜誌的插頁運用、紙張變換及各期不同形式呈現的別冊,是本書的標幟特色。無論是影像與文字的編排配合、藝術家手札信籤的收錄重現,或是特輯所呈現的4冊盒式裝幀,都試圖展現紙本藝術刊物的多樣可能,為臺灣攝影與藝術出版帶來新的創造性。
每期設計工作從概念發想到版型編輯,分別由平面設計師徐睿紳、張喬淇、黃暐鵬與主編兼設計李威儀共同協力合作,使雜誌的視覺表現維持著旺盛的活力與潛能。
圖書類出版獎
-
《邦查女孩》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甘耀明
- 出版單位 | 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動人的愛情故事,她為他蓋一間學校,他為她犧牲了摯愛。
她是古阿霞,在餐廳梯間躲了5年的阿美族女孩,有一天決定跟花蓮市最有名的「殺刀王」離開。
他是帕吉魯,是電鋸狂飆年代的傳統手鋸伐木工,罹患亞斯伯格症與緘默症的他總是沉默如樹。
為了蓋學校,他們環島募款,進入「臺灣最大杜鵑窩」花蓮玉里鎮尋找神祕的老兵,翻越中央山脈找尋令人印象深刻的共產黨老師,拜見慈濟人與遭中共驅逐的天主教主教,一路突破困境宛如上帝與菩薩出手幫忙。然而,學校蓋好了,更艱鉅的命運即將考驗他們······。
這不只是愛情故事,更訴說1970年代自然文化的迷人故事,這是甘耀明突破《殺鬼》的溫柔之作。
《朱鴒書》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李永平
- 出版單位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
《朱鴒書》講述一位名叫「朱鴒」的12歲臺北女學生,在一樁奇妙的因緣安排下,她被送進世界上最原始的婆羅洲內陸,沿著原住民伊班人的母親河──卡布雅斯河溯流而上,獨自展開一趟不曾有女孩經歷過的破天荒奇異之旅。
讓我們跟隨女主角裙後,走進婆羅洲雨林,透過她的眼睛觀看並感受一個壯美、怪誕、充滿各種婆羅洲本土妖怪的世界:白魔法師澳西先生、黑魔法師伊姆伊旦、彈簧腿阿里、英國痞子冒險家吉姆王爺、無頭皇軍大佐村正信國、叢林神魔峇里沙冷、伊班大神辛格朗.布龍,和那一群從早到晚盤旋大河上空,炯炯俯視,守護長屋子民的神鳥婆羅門鳶······。
《朱鴒書》是一冊沒有繪圖的繪本、一部用筆拍攝的動畫電影、一本用圖騰似的方塊字書寫成的東方奇幻小說。
《何不認真來悲傷》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郭強生
-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與現實搏擊,與過往和解
郭強生最動人的記憶書寫,關於父、母、兄、情人、自己······
面對過往的幸福,對我而言,遠比回憶悲傷還更需要勇氣。
像中途被寫進連續劇裡的角色,我晚了10年加入了一個不快樂的家庭,卻對後來的劇情發展,完全無能為力。如今,母親與哥哥都走了,父親老弱了,只剩下我還在努力拼湊著,許多仍斷裂的劇情。我從沒期望成家,因為光是這一個家,就已留給我太多一生都逃離不出的陰影。
而哥哥的去世與情人的背叛,留給我的除了悲傷之外,更多的是無解的困惑。他們都在某一個時間點做了不回頭的決定,留下我在那個他們不要的世界裡。同樣的故事周而復始,隱藏著,糾結著,一說多了就要心痛。
我只想好好走完,今生一場聚散已足夠。
《消失的國度》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奧崴尼‧卡勒盛 Auvinni Kadreseng
- 出版單位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
繼《神祕的消失》後,奧崴尼‧卡勒盛以親身體驗,用細膩綿密、批判又抒情的散文,書寫新好茶部落自遷移到消失的過程。這是一本血淚之書,其中每一細節都是書中的靈魂,會讓我們細細品味、沉醉。當我們讀到好茶人在破碎的山河裡重尋、修築、開闢回到原鄉古茶布安之路,內心深處自有嘆息、欣慰與喜悅,這些屬於西魯凱族群的子孫、雲豹的傳人,正在把「夢土」種植在現實裡。
-
《群島藝術三面鏡》(套書)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高俊宏
- 出版單位 | 讀書共和國文化有限公司-遠足文化
《諸眾》是關於東亞藝術佔領案例的研究。「諸眾」(multitude)一詞來自於史賓諾莎(B. Spinoza),強調利維坦式的國家之外,個人的特異性如何對抗帝國主義。
《小說》因緣於《廢墟影像晶體計畫》作品中的記錄對象,住在五結鄉海邊簡陋平房的張正光老先生。張正光的生命可謂東亞近代史的哀傷縮影,2013 年作者赴宜蘭採訪他,12天後他突然驟逝,帶給作者極大的衝擊,因而嘗試創作《小說》一書,敘述「兩個東亞」的故事:其一,張正光生平經歷神風特攻隊、沖繩收容所、香港,一直到偷渡回臺成為宜蘭斑節蝦大王的事跡;其二,以獨白的方式,描述作者近幾年在日本、沖繩、香港、臺灣等地進行藝術田野調查的過程。
《陀螺》蒐錄了近10年來作者在藝術創作上的書寫與檔案,分為〈失址〉、〈幽舟〉、〈仕紳〉3個部分。本書包含作品圖片、錄像,作者本人和他人的評論,在編輯的過程中,重新從「質」的角度,觀看作品檔案與檔案之間可能存在的潛在關係。
《黏土:灣寶,一段人與土地的簡史》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胡慕情
- 出版單位 | 讀書共和國文化有限公司-衛城出版
臺灣這幾年許多地方出現土地徵收的抗爭事件,特別是因高科技園區的擴張,都引發社會對農業與經濟發展,農業與工業,以及環境與工業之間的爭論。其中因竹科四期與後龍科技園區徵收案而兩次抗爭的苗栗灣寶里張木村、洪箱夫婦,是難以令人忘懷的身影。灣寶里從90年代抗爭到21世紀,是少見兩次都能成功對抗土地徵收的地方,灣寶的故事對臺灣討論農民與土地問題將是極具代表性的例子。
本書也是突破臺灣在地書寫,打破文學與非文學的一本作品。作者胡慕情以灣寶田野為核心,記錄16年間抗爭過程,也以生動的文學筆觸刻劃灣寶里民的悲歡命運與家族史,是一部企圖以農業重寫臺灣史的重要著作,也是對10年來諸多土地徵收抗爭事件,最深沉的一次凝視。
《暗黑醫療史》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蘇上豪
- 出版單位 | 方寸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人們曾把木乃伊磨成粉、植入羊睪丸來壯陽、取死人的脂肪當藥膏、拿陣亡士兵的牙齒做假牙,以為這些都是最有效的醫療方法。對比之下,現代人喝著汽水治感冒、生完小孩不洗頭、割掉器官防癌症、按摩腳底醫百病,你又如何看待?
幾百年前,血淋淋的人體解剖彷彿舞臺劇般,是人人爭相購票圍觀的熱門表演,因此還衍生無數的盜墓行為、屍體競標,甚至導致一整座城市發生暴動!比電影還戲劇化的真實歷史,你相信嗎?
醫療的演進,文明與野蠻交替,黑暗與光明並生,認知野蠻才能邁向文明,唯有剖開黑暗,光明方可到來。作者旁徵博引,爬羅剔抉,以輕鬆而深刻的筆調,點出千百年醫療史的荒謬與離奇、殘酷與巧合,最終將讓你我領悟生命之可貴。
《搶救寂靜:一個野地錄音師的探索之旅》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范欽慧
-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范欽慧,在自然中聆聽記錄的野地錄音師,她的腦海中有一張屬於臺灣的聲音地圖。她知道在什麼季節,什麼樣的海拔高度會聆聽到哪些動物的聲音。在自然中,她感受到靜謐和諧的美好,但也意識到有多少聲音,在我們無感無知下已成絕響。
為搶救「寂靜」,她走遍臺灣,在各地錄下自然天籟,並造訪各種領域探索自然聲景(natural soundscape)的科學家、藝術家、田野工作者,為聲景的變化與消失留下第一手見證。這趟尋聲之旅不只在臺灣,還走向國際;不只在陸地上,甚至海平面下都有她的追尋。
這是具有國際視野,結合自然文學、科學報導,及充滿夢想的作品。不僅敘述了為「寂靜」努力的故事,更設計了27則聲音註釋,及12段自然聲景原音CD,邀請讀者一起踏上這趟聆聽「寂靜」的旅程!
-
《鳥類不簡單》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黃一峯
-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大多數的人對鳥類的認識,大概僅止於是一種有羽毛、會飛行、產卵的動物。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鳥兒並不像我們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
《鳥類不簡單》從鳥類吃的食物、羽翼、生活和棲息的處所、行動的方式、築巢繁殖的過程、鳴叫聲所傳達的訊息等面向,勾連鳥類身體結構和環境、行為之間的關係。就以羽毛的顏色為例子來說,白鷺鷥潔白的羽色,是因為水中的魚往上看時,只能看到和明亮的天空融為一體的白羽毛,這對以捕魚為生的鷺鷥來說,簡直就是最好隱身衣。
《鳥類不簡單》透過豐富多樣的鳥類生態和行為,帶領讀者仔細觀察不可思議的鳥類世界,讓我們得以窺見鳥兒精彩有趣的私密生活。
《快樂的金小川1:小黑羊去上學》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賴曉珍、陳孟瑜
-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這是一個發生在簡樸純真的年代,溫暖人心、鼓舞向上的故事。
金小川1歲的時候媽媽就去世了,爸爸靠著撿破爛維生以撫養她長大。但小川從不以家境為苦,反而更加樂觀開朗,充滿自信。
她和玩伴們跑到河邊,摘了好多野薑花,拿到市場上叫賣,卻發現上面爬滿了蚜蟲;她愛上一個會拉小提琴的男生,也想學樂器,可是家裡既沒有樂器,也找不到老師;爸爸抱了一頭小黑羊回來,想讓小川喝羊奶,沒想到小黑羊長大後,才發現牠竟是頭公羊;小川好喜歡爸爸撿回來的紅書包,開心的背著去上學,卻被班上同學嘲笑······透過小川童稚的眼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都變得快樂又美好,配上每篇故事結尾爸爸充滿哲理的話,更讓人反覆咀嚼、回味無窮。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每個人重新找回簡單的快樂。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6:都市昆蟲記》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李鍾旻
-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說到「昆蟲」,大多數住在都市裡的人們,對這群小動物的印象,可能除了公園裡的蝴蝶、寵物店裡的甲蟲,對於其他的種類,就不那麼熟悉了。
其實,昆蟲的多樣性極高,就連我們的生活周遭,不管是公寓、別墅或大廈,裡頭便有著許多「宅」在住家角落的昆蟲室友。雖然你可能從未留意過,但牠們卻是無所不在。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 6:都市昆蟲記》以不同於坊間眾多自然生態主題書籍的角度,將臺灣都會環境做為出發點,使用淺顯易懂的科普文字,介紹我們身邊平易近人的昆蟲。本書除能做為中小學生的自然課外讀物,也適合一般喜愛昆蟲生態者入門參考。
《屎來糞多學院》 得獎介紹及評語
- 作者 | 張東君、黃麗珍
- 出版單位 | 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屎來糞多學院》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習便便的知識。
動物學家更把便便視為「黃金」,因為它隱藏了很多動物不會說出來的祕密。便便的用途更可以當大自然資源循環的一環,可以當燃料和肥料,更可以當成塗料來畫畫。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利用諧音雙關語的趣味性帶動孩子對動物便便的好奇心。動物對自己便便的行為無奇不有:狸貓有「眾屎之地」,吸引同伴到此一遊;河馬劃地盤示警,提醒其他動物「恪守糞際」;糞金龜「屎去活來」,被古埃及人視為聖甲蟲。其他如劃地盤示警、將糞囊丟出巢外以引開敵人、吃自己的糞便等等不勝枚舉。
當諧音雙關語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可以立即在書末找到正確資訊,而這正是學習查資料的第一步,進一步學習更深入的知識。這也是這本書的初衷。
-
《斷訊,無線電信所:解密鳳山招待所》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春暉出版社
本書是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補助經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進行史料調查等資料蒐集,再與春暉出版社合作出版、發行。全書聚焦在高雄市鳳山區國定古蹟「原日本海軍鳳山無線電信所」的變革,此地經歷時代的演變而有不同的身分。日治時期,它是推行南進政策的據點,戰後,卻成為黨國主義下,中華民國海軍整肅異己的所在,雖名為「招待所」,但實際上就是「看守所」,作為白色恐怖時期拘禁、審訊、刑求政治犯之場所。
全書結合了空間場域的介紹,及毛扶正、邱再興、閻啟明、陳平、陳水清等5位「來賓」的證言,以相互對照的方式呈現歷史與空間記憶。除了深化與彙整相關調查報告,亦新增近期公開檔案及文獻資料,全面性地闡述戒嚴時期此地的歷史變革,一窺鳳山招待所的神秘面紗。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4:綠色經濟幸福學》 得獎介紹及評語
- 出版單位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上課了!生物多樣性》系列套書係精選歷年生物多樣性專文及相關採訪報導,以主題性規劃,從基礎觀念到國內外案例分析,推廣相關知識和保育議題。
為呼應〈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願景「與自然和諧共存的世界(Living inharmony with nature)」,本系列套書第4冊以「綠色經濟幸福學」為題,透過既有經濟架構和體制,分別以「看見不一樣的綠色價值」、「國際綠趨勢:從里山倡議到轉型城鎮」及「台灣綠價值:守護生態文化的永續產業」三部分,從能源、棲地保育、傳統文化保存、農業生產及生態旅遊等角度,探討自然生態系所蘊含的價值,不僅保育生物多樣性,更展現經濟正面成果,轉變保護生態就是妨礙開發的傳統思維,使讀者看見臺灣不一樣的綠色經濟,反思人類福祉的定義。
圖書類個人獎
-
羅悅全 得獎介紹及評語
- 書名 |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 出版單位 |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立方文化有限公司共同出版
本書策劃團隊歷經多年田野調查、研究與蒐集臺灣聲響文化中的重要事件與運動的口述歷史、第一手文件、照片、史料,並邀集作家、學者、音樂人與展演策劃者、藝術家共同著述,探索戰後臺灣聲響文化運動的脈絡。書中以「造音」來跨越音樂類型的分析藩蘺──無論是一般熟悉的流行、電子、民謠、搖滾等音樂,甚至是聲音實驗與創作,重新聆聽不同的時空脈絡裡,「造音者」與權力在消音、規訓、閃躲、協商、拮抗與顛覆的可能交鋒下所展開的文化與政治意義;「翻土」則是從歷史的社會土壤裡,重新翻、掘、找,爬梳聲響「本土化」的軌跡,思考它再一次被「造音」轉化的可能。
-
徐至宏HOM 得獎介紹及評語
- 書名 | 安靜的時間
- 出版單位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安靜的城市日落時分,我喜歡走路,放空的走著,等著許多畫面告訴我他們的故事。
插畫家因為駐村計劃,離開臺中南下,只當是在度假。臺南夏天太陽的炙熱超乎想像,他選擇在四、五點的時候出門,傍晚的街道,染上一點金黃,古樸的色調,讓街道巷弄沉浸在一股安靜,有別於白天的浮躁。於是他希望自己待在這裡的每一天,都能以畫記錄一幅它的黃昏時刻──Before Sunset,因此開始了這系列的創作。在此過程中,他也學習轉眼凝視自身熟悉的生長環境,重新拾掇與它的回憶,甚至擴及其他城市角落⋯⋯本書除了畫作,更有這一心路歷程的文字敘述。
以話以畫尋找城市原生靈魂,看見生活空間中已被忘記、漸被遺忘的單純和安靜。畫面淨化深具療癒感,文字誠摯動人。
優良出版品推薦
-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 出版單位 | 影言社有限公司
《典藏‧今藝術》- 出版單位 | 典藏雜誌社
-
《未來少年》
-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
《親子天下》
- 出版單位 |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
《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 出版單位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小日子享生活誌》- 出版單位 | 我城股份有限公司
-
《味道福爾摩莎》
- 出版單位 | 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安洛米恩之死》- 出版單位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想見,看見,聽見:走出鏡頭之外》- 出版單位 | 有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黑水》- 出版單位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介入的旁觀者》- 出版單位 |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
-
《旅行與讀書》
- 出版單位 |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 出版單位 | 讀書共和國文化有限公司-衛城出版
《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出版單位 | 立方文化有限公司及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版
《叛民城市:臺北暗黑旅誌》- 出版單位 | 游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鈔寫浪漫》- 出版單位 |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不安分的石頭》
- 出版單位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阿婆的燈籠樹》- 出版單位 | 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起來騎腳踏車!》- 出版單位 | 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頭好壯壯食育系列》(套書)- 出版單位 | 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飛翔青空》- 出版單位 | 也是文創有限公司
-
《好物相對論 (1)生活器物 (2)手感衣飾》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及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出版
《時代迴音 -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 出版單位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及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共同出版
《林百貨:臺南銀座摩登五棧樓》- 出版單位 | 臺南市政府文化 及 前衛出版社 共同出版
《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戰爭時期原住民軍人口述歷史》- 出版單位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及 加斌有限公司 共同出版
-
《經典少年遊─詩詞曲》
- 出版單位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我們的孩子 我們的未來數位專輯》- 出版單位 | 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biz互動英語 iPad電子雜誌版》- 出版單位 | 希伯崙股份有限公司
《天下雜誌週年慶─世代共享‧我們的時代》- 出版單位 | 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
《媽媽百寶箱》
- 出版單位 | 儂儂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雲端書庫》- 出版單位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